浏览数排行
最新资讯
当前位置>资讯> 汽车零部件做出的“大市场”--中国兵器工业凌云集团的“涅槃”
更多

汽车零部件做出的“大市场”--中国兵器工业凌云集团的“涅槃”

时间:2014-06-10浏览:673次

   新华网北京6月10日电(记者王敏)1至5月,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所属凌云集团的主营业务收入达49亿元,同比增长19.78%,利润同比增长59.27%。5月底发布的2013年度“中国汽车工业三十强”名单,凌云集团以83亿元的营业收入和强大的综合实力二度入围,成为与汽车主机厂同台排 

序的为数不多的汽车零部件企业。

  这些成果是凌云集团市场开拓和资本运作双轮驱动的生动实践,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改革发展的真实缩影。

   凌云集团前身河北凌云机械厂,是1966年创建于太行山深处的一家军工老厂。上世纪80年代,随着国家战略重点的转移,军品全部下马,企业陷入无产品、无发展资金的困境。这么多职工要吃饭,怎么办?

   求生存阶段,凌云人什么都干过。他们生产折叠式铁锹、自行车前后轴、木工家具、玩具手枪、小飞机、钉子,织毛衣、做冰棍、养鸡、喂猪等。

  军转民的企业,虽说面临困境,但在技术、管理、职工素质方面有优势。一个偶然的机会,凌云了解到天津微型汽车厂零部件要国产化的消息,于是想尽办法拿下这单业务。毛利很小,活很琐碎,但组织研究、攻关之后,客户觉得这个军工厂生产的产品跟进口零部件没什么差别,于是就又来了更多的活。

  “这不仅意味着职工有饭吃了,更意味着我们就此迈入了前景广阔的"汽车零部件生产"领域。虽然当时全国汽车年产量不到50万辆,一方面我们看好这个市场,另一方面做制造业是我们的优势,面向市场才能为企业赢得出路。”凌云集团董事长李喜增说。

  除了汽车金属零部件板块,在非金属零部件板块,凌云也找到机遇。澳大利亚一家工业管道公司找不到合作伙伴,而凌云在找米下锅,双方签署了天然气管道的合作开发协议,但销路不好。经过多方探索改进,凌云用尼龙11材料做成小管在汽车行业推广,同时研发PE材料替代尼龙11做天然气管道。这一举多得既赢得了市场,也最终形成凌云的主干产品。

  尊重市场让凌云学到很多。然而,资本的力量是企业成长的杠杆与支点。多年来,凌云积极探索合资合作的道路,相继与美国通用合资成立等速万向节公司,与丹麦橡胶公司合资成立汽车胶管公司,引进外资,打造新的产品发展平台,顺应了中国汽车行业发展的需要。

  通过一系列资本运作,2003年凌云股份6800万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,成为兵器首批进入资本市场的企业;2010年凌云股份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4971万股,募集资金7.7亿元人民币,从而为凌云从5亿到百亿的腾飞提供了充足的动力。

  凭着对市场的把握,凌云逐步形成“股权多元化、产品系列化、经营专业化、市场区域化”的发展模式,并且专注汽车零部件行业和市政工程管道,成为标准的制订者、行业发展的领跑者。目前集团涵盖五个子公司,业务领域遍布德国、捷克、墨西哥、韩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等7个国家。

  2012年凌云收购全球最大车锁企业--德国凯毅德公司100%的股权项目完成股权交割,成为兵器集团工业企业中完成收购海外跨国公司的第一案。凯毅德有150年历史,拥有840余项专利,是世界车锁行业的领跑者,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。收购以来,在欧洲汽车市场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,凯毅德经营业绩保持同比增长,截至5月末,凯毅德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.36%、利润同比增长35.4%。

  “凌云能走到今天,还在于我们始终重视创新驱动的生命力。”李喜增告诉记者,凌云的产品要达到国际上最好的水平,和国际一流企业竞争,必须重视自主研发和技术引领。在全球市场面前,凌云还有更长远的未来。

来源:搜狐财经